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叶新燕、向秋予、梁思梦)近年来,来凤县立足天然硒资源优势,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“硒+X”战略,聚焦藤茶、油茶、黄精、粮食、禽蛋、蔬菜等产业,围绕硒全产业链体系,大力培育和发展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,将富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,逐步实现“富硒富农”。
眼下正是“硒凤三宝”之一黄精的种植期。10月15日,记者走进来凤县革勒车镇鼓架山村,30余名村民们正在翻地、培土、起垄、挖坑、下苗,一幅繁忙景象。
“黄精俗称老虎姜、鸡头参,是多年生药用植物,具有补气养阴、补脾健脾、润肺生津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。同时,黄精育苗投资少、易生长、效益高,在种植管护的这几个月我们给村民发工资,他们差不多也能挣一万多块钱。”来凤县革勒车镇鼓架山村党支部书记胡胜杰说。
鼓架山村位于来凤县革勒车镇东北方向,距集镇6.5公里,平均海拔730米,降雨充沛,是种植黄精的“宝地”,种出来的黄精在武陵山区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美誉度,来凤黄精富含微量元素硒,被世界硒都(恩施)硒产品博览交易会组委会评为中国特色硒产品。2023年,来凤黄精进入农业农村部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。
“我们从去年开始种植黄精,通过‘村集体+基地’和免费发放种苗种植,给老百姓分红两种发展模式,既流转了村民的土地,也为他们在家门口提供了务工岗位,黄精都是老板们主动上门收购,所以在我们眼里,黄精真的能生‘黄金’。”胡胜杰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道。鼓架山村经济合作社在该村流转的60余亩土地种植的黄精给村里带来看得见的变化,130名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,辐射带动土家寨、豹子沟等附近三个村2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,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,生长周期满后产量可达18000斤,年产值达110万元。
“我每天做好掏沟、撒土、覆盖松针等工作,每天有80块工钱。村里也会给我们发苗子,后期我们个人也种一点。”革勒车镇鼓架山村13组村民吴金菊说。
近年来,来凤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黄精产业发展,将黄精纳入全产业链建设中的重要一环,鼓励农户扩大黄精种植面积,吸引龙头企业开展黄精深加工。目前,全县黄精种植面积1万余亩,现有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(含公司、家庭农场)32家,初加工企业4家,精深加工企业1家,初加工产品每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。
“来凤县依托县内万亩种植基地,在翔凤镇狮立坪村建设高标准黄精产业园,发挥黄精产业园资源集聚效应,形成‘农户—工厂—企业—消费者’产业发展模式,筑牢牵引端、扩容供给端、拓宽消费端,做强产业链、做精品牌链、做大利益链,推动来凤黄精变‘黄金’。”驻黄精产业集团工作队队长罗平衡表示。
来源:湖北日报
声明: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以普及黄精文化,助力黄精产业发展为宗旨。
若有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。联系电话:15571595858,邮箱:1254385957@qq.com。
本网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!
黄精网-黄精数字平台 » 来凤县:黄精地里种“黄金”
最新评论
黄精名不虚传啊
黄精还很漂亮呀。
黄精确实不错啊
好东西